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腹地,零下35摄氏度的白毛风裹挟雪粒呼啸而过,天地混沌一片。在这片被冰雪覆盖的无人之境,一列列满载着褐煤的列车犹如钢铁巨龙,在广袤的草原上奔腾不息,穿越连绵的山脉,一路向南,直抵渤海之滨,为无数家庭带去温暖与光明。
打起精神!不能让煤炭断供
2025年1月28日,一场大雪悄然覆盖了白音华站,22时许,夜晚寒风刺骨,锦华铁路清雪保畅党员突击队火速集结在白音华太本庙工区,他们整装待发,准备在与严寒和风雪的“较量”中迎接新年的到来。
“今天外面格外冷,但大家都打起精神来,每一处都得清理到位,不能让煤炭断了供!”韩志然一边听着对讲机里传来的列车运行情况,一边仔细叮嘱着工友们。说话间呼出的白雾凝结在睫毛上,化作细碎的冰晶。
尽管凛冽的寒风裹挟雪花吹打在脸上,但大家伙儿个个精神抖擞,有条不紊进行着除雪作业前的准备。韩志然是锦华铁路工务专业清雪突击队队长,也是一名有着9年铁路运维经验的技术骨干。他所在的锦华铁路全长627公里,是beat365官方网唯一一条自有铁路。它不仅承载着北煤南运的重任,也是通疆达海的黄金通道。然而,在这条铁路的赤大白段,有50余公里路段穿越西乌珠穆沁旗境内,常年遭受冰雪灾害的严峻挑战。西乌珠穆沁,无霜期短暂,仅有90至120天,但冬季却漫长而严寒,气温常常骤降至零下30摄氏度,最大风力达8至10级。降雪时,劲风裹挟雪粒,积雪轻易便可将道岔覆盖,严重影响电煤运输安全。
“咯吱……”在微弱的头灯照耀下,韩志然带领突击队成员们踩着没膝深的积雪,背着30多斤重的除雪机,深一脚浅一脚前往作业现场。到达后,他们对着道岔尖轨缝隙、枕木孔等部位开始清理积雪,吹起的雪花扬起一层雪雾,在头灯的照射下不停上下交织,上下翻飞,成为了站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风雪卷携着雪粒、冰碴和些许沙石打在脸上,但他们不顾身体的痛楚,直至让道岔露出清晰的轮廓。
因道岔的杆件结构精细复杂,结冰点常常隐匿于狭小的缝隙之中,即便风力除雪机也难以彻底清除。为此,他们都会在除雪机吹完雪后,拿出他“专业”自制的除雪小工具,侧身卧于道岔旁,将脸几乎贴近钢轨下的道岔杆件,小心翼翼地清理道岔缝隙间的积雪,不断地重复趴下、起身、半跪、弯腰……凌晨1时整,天气愈发寒冷,清雪工作终于结束,此时他们的棉衣和帽子已经结上了厚厚的冰壳儿,仿佛穿上了一层“冰铠甲”。
抢通!破冰除雪护通途
“线路积雪1米,两侧雪墙3米高,4大电厂电煤库存告急!”在赤峰铁路分公司工电调度中心,调度员周君耳灵手快、声音洪亮,他正通过调度大屏紧密监控,并远程调度现场抢险人员对遭受的雪害地段进行紧急处置。近年来,随着赤峰铁路分公司不断推进“智慧铁路”建设,越来越多的智能化、信息化手段被投入应用,工电调度中心的重要作用也愈发凸显。
2023年12月31日,白音华地区再次遭遇“风吹雪”极端天气侵袭,对行车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。面对这一紧急情况,赤峰铁路分公司党委迅速响应,紧急集结150余名突击队员,驱车300余公里,火速前往现场进行抢险救援。夜幕降临,风雪肆虐,室外温度已骤降至-37摄氏度,突击队成员上线清雪不到10分钟,帽子、睫毛和口罩上便挂满了白霜,但手上的动作丝毫没有放慢……他们奋力挥动铁锹,清除积雪与障碍,经过一整夜的艰苦奋战,终于在凌晨3时完成了抢通任务,铁路线路得以恢复。
“在能源保供的关键时刻,多运送一吨煤,就意味着沿线电厂的一台67万千瓦机组能多运行8小时。我们这么努力,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家庭能够温暖过冬。”工务部负责人毛景新在清雪结束后感慨地说道。
煤行万里路,保供一条心。据统计,2024年,锦华铁路累计货物发运量2021万吨,货物周转量超70亿吨公里。在迎峰度冬期间,累计出动3200余人次参与保供保畅工作,清雪超32万立方……而这些数字背后正是无数能源保供人的默默坚守与无私奉献。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他们攀山越岭、浴雪奋战,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铁路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能源保供人的责任与担当,为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与温暖。